索??引??号 | 113708000045266247/2025-0139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欧洲冠军联赛市生态环境局 | 组配分类 | 主要负责人解读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主要负责人解读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繁翔解读《欧洲冠军联赛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的若干措施》
一、问:《欧洲冠军联赛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的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防控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欧洲冠军联赛市通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环境管理建设,实施危险废物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和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全市危险废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的实施,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相继制定一系列危险废物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存在危废经营企业停产前危废大量贮存、危废贮存库安全防控不到位、固废鉴别结论应用不规范、危废经营能力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为解决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欧洲冠军联赛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防控危险废物各环节环境安全风险。
二、问:《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若干措施》共设置23条内容,主要包括涉危险废物企业的主体责任、环评和排污许可、新技术研发应用、环境规范化管理、安全管理、危险废物鉴别、信息化监管、经营单位接收和贮存、规划布局、执法监管、舆情应对等方面的内容。
三、问:《若干措施》对危险废物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是如何要求的?
危险废物安全生产是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的重要内容,《若干措施》对企业提出如下几点要求。一是企业要主动找“隐患”。企业要自行排查在危险废物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比如存放是否规范、设备有没有漏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能等小问题变成大风险。二是给环境“上保险”。企业要按照规定,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如果发生了污染事件,保险能够帮助企业承担部分责任,减少对环境和群众的影响,同时为环境安全增加一道保障。三是企业应备好“应急方案”。企业要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比如万一出现危险废物泄漏、起火等情况,该怎么处理、谁来负责等,且报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备案,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四是要配齐“应急装备和队伍”。企业要根据自己处理的危险废物特性,配置相应的预警设备,比如能监测烟雾、温度的装置。同时,组建专门的应急队伍,准备好灭火器材、救援工具、防护装备等物资,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快速响应、妥善处置,把风险降到最低。
四、问:欧洲冠军联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的布局建设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考虑?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是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现有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企业共51家,其中综合处置企业5家,单一利用处置企业10家,综合收集企业12家,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15家,县市区分局发证企业(收集机动车维修行业产生的废矿物油)9家。全市总经营能力104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25万吨/年、处置能力41万吨/年、收集能力38万吨/年。2024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41万吨,除个别危险废物类别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满足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需求。结合《山东省“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山东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投资建设引导性公告》等要求,《若干措施》提出了“坚持以产定量、略有盈余的原则,根据全市每年实际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来规划处置能力,配足够的处置力量,同时还会预留一点富余空间,这样既能避免设施建太多造成浪费,也能防止出现“废物多、处置能力不够”的情况,确保产生的危险废物都能及时处理。同时根据各县市区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种类布局企业,如哪个区域工业企业多、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型特殊,尽量在附近或合适的地方布局对应的处置单位,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风险。另外,及时调整处置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处理规模,保证处置能力能跟上实际需求。最后是针对我市处置设施建设的“短板”,我们会重点支持此类处置设施的建设。
五、问:《若干措施》中对于管控我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有哪些措施?
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是指本行政区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在行政区内转移或转移至行政区外以填埋方式处置的量占行政区内总产生量和贮存消减量之和的比值。省生态环境厅提出“2025年全省危险废物填埋量占比控制在14%以内,“十五五”期间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省危险废物填埋量占比控制在9%以内”。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从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两方面着手,引导、鼓励企业采取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鼓励县市区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逐步推动全市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的下降。
六、问:推行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的背景有哪些?
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是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效能、守牢危险废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推行危险废物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二维码全过程跟踪信息化管理。生态环境部要求,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